广东海洋大学社会学专业于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审批,2006年正式招生的本科专业,入选广东省省级综合试点改革专业,入选2021广东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是广东海洋大学第三轮校级重点学科、校级创新创业示范专业。
在院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的支持下,经师生的共同努力,社会学专业初步形成了教学体系完整、人才培养机制健全、师资结构较合理、专业素质较高,具有较为突出的专业特色的应用复合型专业。
一、专业基本信息
(一)专业定位
社会学专业立足广东,面向海洋,服务调查咨询行业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社会学基础理论、定量定性调查技能,认知、解释和应对具体社会问题的“厚基础、重实践、强操作”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建设综合实力较强,特色鲜明、示范显著的一流专业。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围绕各类组织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社会学基础理论和调查技能,能够熟练运用社会调查和统计技术,通过定量、质性等方法,认知、解释和应对各类具体社会问题的应用复合型人才。
毕业后可在党政机关、事业部门、企业组织、社工机构、社会团体、教育科研机构等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社会政策评估、社会管理与工作、行业咨询与分析、市场调查与预测、问题诊断与分析、项目申报与管理等工作。
(三)培养规格
学位获取,需按规定修读完培养方案各模块课程,并获得相应总计158学分。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教育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必修(限选)课需按专业的指定要求修读。达到学士学位要求的全学程平均学分绩点2.0及以上。学业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学习期限3-8年。
本专业培养的知识规格为:掌握社会学专业的基础理论、社会调查方法及主要分支学科等专业知识,具备人文社会学科跨学科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自主学习掌握国家的社会、海洋文化、民族等基本国情,了解相关中国与世界的时事状况。
本专业培养的能力规格为:利用社会学理论和社会调查方法,分析各类社会运行现象,提出合理解决问题的方法。具备良好的沟通协作、团队合作、社会交往、语言文字表达等能力,能够熟练使用spss等软件,成为具有社会现象分析、诊断、咨询、评估、管理和服务等岗位的技术或管理骨干人才,具备创新思维。
本专业培养的素质规格为:良好的人文修养,身心健康,能够适应社会学类各类团队服务工作,善于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沟通,能够独立或领导团队开展社会调查,创新认知、分析和解释组织问题。
本专业培养的情怀规格为: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以国家利益与公共利益为先;勇于担当,关爱社会,服务社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爱岗敬业,遵守国家法律与相关行业规范,注重自身和企业的可持续。
本专业培养的发展规格为:敢为人先,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有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能跟踪国内外社会学以及调查服务领域的发展、升级和转型,拓展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四)课程体系
专业主干学科为社会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社会学原理、社会工作概论、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统计学、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西方社会学理论、社会心理学、组织社会学、经济社会学、社会人类学、农村社会学等。
专业的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学专业综合课程实习、社会学专业技能训练、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主要专业实验包括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应用、组织社会学等。
社会学专业不断加强课程建设,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式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充足的网络资源。专业申报有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农村社会学》,有《城市社会学》《家庭社会学》《社会科学统计软件》《社会工作概论》《社会人类学》等校级专业核心课培育项目。《社会保障概论》获批为校级一流课程建设项目。《社会工作概论》课程获批为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各类课程结构比例结构如下表:
体系 |
模 块 |
学分数 |
学分比(%) |
学时数 |
实验实践学时 /占总学时比 |
理 论 教 学 (含 实 验) |
思想政治理论课 |
必修 |
16 |
10.1 |
294 |
24/1.0 |
通识教育课 |
必修 |
22.5 |
14.2 |
474 |
126/5.4 |
任选 |
13 |
8.2 |
208 |
0/0 |
专业基础课 |
必修 |
30.5 |
19.3 |
488 |
12/0.5 |
专业课 |
必修 |
31.5 |
20.0 |
504 |
40/1.7 |
限选 |
10.5 |
6.7 |
168 |
0/0 |
专业任选 |
13 |
8.2 |
208 |
0/0 |
小计 |
137 |
86.7 |
2344 |
202/8.6 |
实践教学 |
通识实践与创新训练 |
必修 |
7 |
4.5 |
|
|
教学实验与实训 |
必修 |
2 |
1.2 |
|
|
课程与专业实习 |
必修 |
6 |
3.2 |
|
|
毕业实习与论文(设计) |
必修 |
7 |
4.5 |
|
|
小计 |
21 |
13.3 |
|
|
合计 |
158 |
100 |
|
|
|
|
|
|
|
|
|
|
(五)师资队伍
目前该专业专任教师14人,博士率达到86.3%。职称结构中,有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1人),副教授2人,讲师10人。学历结构中,有博士12人(含博后2人),硕士2人。其中,1名教师担任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校文科唯一),1人次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省优青,全校文科唯一),2人次人选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
社会学专业在编师资队伍结构与数量
学历结构 |
博士研究生 |
硕士研究生 |
合计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12 |
86.3% |
2 |
14.7% |
14 |
100% |
年龄结构 |
平均年龄 |
35岁以下 |
36-45岁 |
46岁以上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40.6 |
4 |
28.6% |
6 |
42.8% |
4 |
28.6% |
职称结 构 |
职称 |
正教授 |
副教授 |
讲师 |
人数 |
2 |
2 |
10 |
比例 |
14.3% |
14.3% |
71.4% |
学缘结构 |
本校毕业 |
外校毕业 |
人数 |
比例 |
人数 |
比例 |
0 |
0% |
14 |
100% |
|
|
|
|
|
|
|
|
|
从年龄结构上来看,师资队伍年龄适中,初步形成了年龄梯度。从学缘结构上看,专职教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山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大学等知名院校的相关专业,是粤西地区文科专业师资来源最为优秀的队伍之一。从知识结构上看,有来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社会工作等方向的教师。
(六)教学条件
1.教学资源
(1)图书资源
专业所在学校属于综合性本科高校,图书馆藏书300余万册,生均图数量超过100册,生均年图书进书量超过4册,专业期刊多余20种。社会学类的图书、刊物、资料、数字资源充足,具有检索信息资源的电脑和软件工具。学院教务保存各类教学文件、学生论文、科研成果等资料。
(2)课程资源
社会学专业培养方案所列课程中,《社会学原理》、《组织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等课程使用案例教学方法;《社会调查方法》、《社会科学统计软件》等课程使用实验室教学;100%的课程使用多媒体教学;《专业英语》使用双语教学。
2.实践教学及实习实训基地
(1)实践教学
社会学专业实验教学中,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的课程占有实验的课程总数的比例超过80%,学生评教中实验课优秀率为100%。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实验课教学过程规范,实验课程有讲义,且内容丰富,符合课程教学目标。
教学效果显示出实验教学内容能够跟上时代的发展,满足了学科发展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验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多样,注重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结合,符合学生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做到了教师上实验课有讲稿,学生实验课有报告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能够做到篇篇批改,结课讲评,令学生在实践后获得更好的提升。
(2)实验室建设
专业实验室方面,建设160平米的应用社会学实验室。应用社会学实验室包括个案工作室、电访室、主控兼观察室等,共四间,总面积为160平方米,配有电话访问系统、电话访问系统访员客户机、复印机、传真机激光打印机、720线音频彩色监视器等,可供社会学专业模拟扮演、观察和实验、电话访谈用。
118平米的计算机机房,43台成套计算机和1套投影设备。计算机机房服务社会调查与统计等应用实验课程。配有安装专业spss统计软件,能充分满足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应用等课程的学习。该机房已完成设备升级。
60.76平米小组工作室。平米的小组工作室配有多媒体、电脑等设备,可供社会学专业进行小组社会工作实验。
实验教学计划有计划、有方案、有大纲和有规范,实验教学列入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专业实验室应有管理规章,有实验室使用记录,有符合技术要求的专人管理。
(3)实习实训基地情况
专业实习基地,现建有1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近20个校级实践教学基地。目前学院已与十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协议,市内包括湛江市劳改戒毒所、湛江市霞山区民政局、湛江市城建局、湛江市社会福利院等。外地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本专业已在顺德鹏星社会工作服务中心、深圳正阳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阳光社会服务中心、东莞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广州市明镜社工服务中心等,各基地均挂牌并签订了实践教学和实习协议书。
二、专业其他相关的重要信息
(一)专业特色
1、应用特色
面向粤港澳大湾区调查咨询服务行业的需求,强化社会调查核心技能,开展梯级体系化技能实践,打造专业的应用特色。
2、海洋特色
围绕海洋强国和海洋强省战略实施,开设《海洋社会与文化》等系列课程教学3门,组织专业学生开展海洋社科主题调查,出版海洋类著作及《海洋社会蓝皮书》等,打造专业的海洋特色。
(二)专业适应性
所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华南地区社会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从事社会调查与研究、市场调查与预测等方面的实务工作。近三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3%,高于全校平均就业率。
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了地方本科院校遭遇到更为突出社会和市场对应用型人才要求的现实,较早提出和开展了社会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改革现实,重视和回应了市场发育对社会学应用的要求。
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了广东海洋大学的学校定位,在高校分层背景下探索地方高校走出人才培养同质、培养方式趋同的误区,形成差异、错位培养思想,探索社会学应用型人才培养之道。
人才培养目标适应了人才素养的综合需求。现行培养目标不仅着重于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同时强化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强调学生认知、解释和应对各类具体社会问题,适应不同岗位能力要求,强化了社会学专业学生应用能力,有助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该而述之,社会学人才培养目标符合国家、企业以及学校的宏观要求。
(三)实践育人
社会学专业实践教学除去培养大纲中规定的实践环节外,格外重视第二课堂的利用。有目的、有意识的结合专业课程实习的社会统计学实践、社会调查方法实践、spss软件应用实践、创新创业实践、大学生学术挑战杯实践、暑期社会实践、市场调查预测实践、学院社团志愿实践、文献检索应用实践等小项开展实践育人。
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科学合理,涵盖主要了专业知识领域和专业技术服务领域。同时,实践育人有利于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培养以及与专业相关的生产、科研和管理能力的培养,符合教学实际,符合求职就业需要,符合社会发展需要。
总得来看,社会专业实践教学形式多样,符合专业实际、学科发展需要和生产需要;实践教学方式多样,手段灵活,方法得当。实践育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创新创业教育
社会学专业开设有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教学过程中,专业教师采取多种措施积极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开展了许多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课外社会调查活动。
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经过动员、培训、指导,积极参加科研和创新活动,以社会调查为依托,利用暑期社会调查实践、省校调研大赛、省校“挑战杯”竞赛、创新训练项目、省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项目等活动,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赛,提升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绩效。
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实践,获得了不俗的成绩,体现了广东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的水平和风采。如社会学19级毛春灵同学参加并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团体金奖,参加的广东省分赛团体金奖。
总体看,社会学专业人才培养成效显著。近5年,学生团队获批各类创新创业项目50余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级13项;相关成果获各级奖励90余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级16项;学生独立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8篇。其中,《健材下乡:农村社区文化建设的路径创新研究》被《新华文摘》转载;调研报告获团中央“百篇优秀调研报告”等。
根据国家人才培养质量要求、行业发展的需求及现阶段专业基础,社会学专业将继续树立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念,紧密结合调查咨询服务行业的人才需求,建设优秀教师团队,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打造“金课课堂”,强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具有家国情怀,掌握熟练调查技术的“厚基础、重实践、强操作”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建设一流本科专业。